为落实经建投集团党委决策部署,提升企业效益,绿洲公司从细处着眼,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,强化链接协作管理等,用数据说话、用数据管理,营造“节约就是效益、降耗就是增收”的精细化管理氛围,奋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。
梳纺车间结合实际生产情况,从原料、工艺、设备、操作等方面持续挖潜降耗。一是创新工艺。为降低生产成本,技术人员反复研究、优化调整生产流程和工艺参数,减少对麻纤维原料的栉梳机梳理次数,有效提高了大麻纤维原料制成率,减少了落麻的产出,吨纱成本明显降低。二是提高大麻二粗落杂利用率。清梳联工序开松除杂梳理下来的大麻二粗落杂经过预粗处理后,用于低支纱的配麻。利用闲置的联合开松机车头加装到清梳联预开松处,以提高麻结、杂质、短绒的去除率,有效提高了落杂纤维的开松效果。三是小改小革。利用废旧管道和闲置不用的辅助材料,改造送麻风管,设计焊接维修操作平台,减少维修人工、叉车燃油费等费用开支。四是改良加湿系统。降低水流阻力,达到使用正常水压即可进行加湿作业的预期效果,淘汰使用抽水泵一台,节电节水效果明显。
织造车间重新修订、完善落实多项节约措施,加强基础管理工作,在机物料消耗、包装料回收、织机效率等方面降本增效果显著。一是加强机配件使用管理。严格库房机配件交旧换新制度,领用登记做到一物一帐。坚持修旧利废, 1-8月机物料消耗较去年同期节约35.1万元。二是做好包装料回收利用。对包装料进行回收重复利用,1-8月共节约资金45500元。三是优化浆纱工艺。根据纱线品质和织布工序要求,科学合理安排浆纱上机品种和放浆次数,加强织机调车检修力度,1-8月较去年同期,浆纱好轴率提高2.02%、织机效率提高4.5%。四是加强现场管理。指派专人管理长浆丝,做好领用登记工作,加强对织轴两边废边宽度的控制,上轴后及时检查考核,不合格机台第一时间按照规定调整,1-8月份共计节约纱线1850公斤,为公司降本增效打下坚实基础。